自己換 Dell Latitude E7280 的電池

手上這台 Dell Latitude E7280 用到現在也兩年出頭了,差不多是今年初開始,這台機器就常常從電量 90% 瞬間掉到 5%,然後正在開會的我就得要手忙腳亂的把充電器找出來,聽我們 MIS 說,現在的 Dell 電池已經不像以前那麼耐用了,還記得我上一台 7240 的電池是用到滿三年還是頭好壯壯的還給公司,沒想到這一台機器類似的用法下,電池卻只撐了兩年左右的時間。

雖然當初也是買了完美保固,但仔細一查,才發現完美保固不包含電池的部分,Dell 這系列的電池預設是保固一年,若要延長電池的保固則是要加錢購買…

由於我們公司比較多人用的是 7480 系列,據 MIS 說, 7480 電池去光華商場買一顆約 1800 左右,我上了蝦皮和露天查了一下,最低有看到 1500 新台幣的,但一眼喵過去看到「出貨時間較長」的字眼,讓我又聯想到這可能又是代買淘寶貨的賣家而已,想想還是乾脆自己來淘好了。

上淘寶查了一下,對照自己之前的開箱文,發現原來 7480 的電池 (4 cell) 一樣可以用在我的 7280 上,7280 內部的空間本來就預留可以裝上 3 cell 或 4 cell 的空間,只是我原本是 3 cell 的電池,換上這顆 4 cell 的電池之後可能會重一點,想想重量可能不會差太多,不妨就淘個 4 cell 的來裝裝看。


原本的 3 cell 的零件號碼叫 DJ1J0 ,4 cell 電池的號碼則是 F3YGT,我找的這間賣家賣 RMB 188,淘寶上試算出來是新台幣 871.04,當然還得加上支付寶信用卡手續費、海外刷卡費以及運費,但我是趁 28 號淘寶會員日刷的玉山 Pi 卡,當天免信用卡手續費,Pi 卡回饋 2.5% Pi 幣,加上讓一路發集運特貨送回的運費 (含包裝 0.4kg),大概這顆電池花了 930 左右吧,有不定期去淘寶淘東西的話這樣子算是省了一個禮拜的午餐錢了。

其實東西寄來時我有點吃驚,因為算包的很完整的,紙箱內先有海綿上下包覆,再來還有氣泡帶捲了好幾層,最後才是防靜電袋。從電池上的標示可以看得出來這是 60Wh 的電池,我原本的電池則是 42Wh。可惜的是電池本身的賣相不是很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電池並非賣給一般人的關係,我這顆電池上有個地方出現一點殘膠,上方的黑色護膜也有點像是沒鋪平整的床單。

接著就是拆機換電池了,其實我買電池之前並沒有先拆開來看,所以正在拆的時候我還一度想說會不會電池根本就沒壞,但是蓋子一打開就真相大白了。

右上圖下方的那個電池就是原本的 3 cell,對比上方的新 4 cell 就可以看出膨脹了一些,也難怪會突然掉電了。

由於新的電池並不提供連接用的排線,所以要把原本連接在 3 cell 電池上的排線拆下來使用
4 cell 的新電池裝下後就會佔滿殼內的電池室,這電池需要鎖三顆螺絲,左邊的沒問題,中間的螺絲是由蓋子上鎖下來的,但是右邊的螺絲並沒有附上,我自己是就索性不鎖了,安裝時這個電池下方其實有個小角度要卡入機殼的某個點上,沒卡進去的話外殼會蓋不起來,如果你也遇到類似狀況時千萬別硬是把 D 蓋給鎖上去

裝好電池鎖上 D 蓋之後,接上我的 Type C Dock – WD15,卻發現無法開機,後來就拿了原廠 65W 變壓器出來就好了,不過我當時並沒有繼續去測試看看 WD15 為啥開不起來,也許只是我的誤會而已,因為後來開機後顯示的容量還有 44%,並不是完全沒電的狀況。

倒是這個 44% 開始用 65W 充電器充了好久才跳到 45%,原因不明,打完收工回家後我關機讓它繼續充,目前看起來是充滿 100% 的電了,看起來一切順利,也省了五天的中餐下來。

換上 4 cell 的 7280 到底有多重呢? 1240g,比原本 3 cell 時的 1165g 多了 75g,比當時對比的 New XPS 13 (9350) 的 1227g 多了 13g,查了一下 XPS 13 (9350) 的電池容量應該是 56Wh,這麼看起來 XPS 13 倒是比 3 cell 電池的 7280 重的有道理,也許下次汰換筆電時就可以來考慮視訊鏡頭往上移的 XPS 13 了。

廣告

Dell Dock – WD15 with 130W Adapter

自從上次失手買到沒有 E-Port Dock 的 Latitude E7280 之後,每天到公司插 2 條線 (一條電源線,另一條傳統 USB Dock 的線),然後還要把筆電螢幕打開按個啟動開關的這種生活令人感到越來越不優雅,想找個 Type-C 帶供電的 Dock 又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荷包,於是在某個夜深人靜的夜裡,淘著淘著就不小心淘來了一個 RMB 349 的 WD15 進來,加上刷卡手續費和國外交易費算來一千七出頭而已,比 Dell 米國的訂價省了四張多小朋友。

2017-03-15 16.08.14上圖中可以看出這是個二手貨,哥沒錢就不會學人裝逼,二手的能用就好,右下角有個開關,實測在我的 E7280 上可以正常運作,從此我到公司後不用打開電腦螢幕也可以開機,優雅+1。

 

2017-03-15 16.09.10
背面一如其他 Dock 般接了電源、網路、無線滑鼠、鍵盤和 HDMI 之後,全都正常運作無誤。

2017-03-15 16.09.25
我選的是含 130W 電源供應器的套餐,這自然也是二手的,賣家有特別說明的是,要使用 WD15 這個 Dock 時,在原本使用 45W 或 65W 變壓器的 Dell 機種上(eg. New XPS 13, Latitude E7270, E7470),要搭配 130W 變壓器,若原本使用 90W 含以上的變壓器時 (eg. New XPS 15),要買 180W的套餐,若原本的機種用了超過 130W 的變壓器呢 (eg. Precision 15 7000 或 17 7000)?那很抱歉這個 Dock 無法供電。另外非 Dell 設備最大供電只能到 60W,實測我同事的新版 MBP 13 with touchbar 可以使用。

2017-03-15 16.08.29
連接 Dock 部分的 USB 線材是固定的,不能拔開,個人猜測是怕經常的插拔、不小心拉掉的耗損

2017-03-15 16.08.01最後,我上班時終於只要插一條線就好,優雅再+1。

Dell Latitude 12 E7280 開箱

正所謂新年新氣象,我們  IT 練肖喂這次也要來個最受大家歡迎的開箱文,而且是延續我們固有傳統的 Dell Latitude 12 系列的最新作品 – E7280,2017 年 CES 時低調發表(低調到只說是 7000 系列的 refresh),一月製造,然後就在今天 2/3 時到了我的手上。

這次先到手的這台 7280 是我個人的裝備,由於本公司每三年會給員工一筆預算去更新筆電(預算內任選),之前我一時發昏去美國網購了一台沒發票無法報帳的 New XPS 13,所以這筆預算算閒置了一陣子,在這一年多使用 New XPS 13 的日子裡,我一直懷念的反而是以前還在用 E7240,或更早時候拿小黑-X220 + Dock 時代那種「喀」一聲和 Dock 結合的優雅感,儘管我也是入手了 Dell 的 USB Dock,但是兩個動作 – 插電源線+插USB線,就是比「喀」一聲的感覺差了許多,以下是兩者間使用上的差異。

 上 Dock  下 Dock
 New XPS 13 + USB Dock  腰要稍微彎下去看電源線與USB線有沒有對準 拔掉線之後,New XPS 13 是貼在桌面上的,與桌面空隙不高,要用兩隻手舉起來一下才放心帶去會議室
 E7240 + Dell E-Port Dock  正常放E7240到桌上的姿勢,兩手稍為對準一下,「喀」一聲完成  按下脫離鈕,E7240會稍微跳起來,單手拿起帶走

所以我就經常的在注意 7000 系列這個 12 吋的最新狀況,由於前一陣子上市的 Inspiron 7000 系列就導入了窄邊框,我本來是猜想這次也該輪到 Latitude 系列了,但發表之後發現窄邊框並沒有導入,但是卻意外的把機器重量降到了讓我驚喜的 1.18 KG起跳,於是在過年前趁著公司採購新 NB 的機會(請期待日後的 E7480 開箱),問了下我們的新業務關於 E-Port Dock 的支援狀況,業務很肯定的表示 Latitude 系列都是支援 Docking 的,所以我就二話不說把我的預算投了下去。

7280-01外盒看起來一如往常,沒啥特別的,尺寸和以往也差不多,這一整盒的毛重是 2.97KG,這時我有點擔心我這個「規格」不是那個起跳重量 (Dell 官網上沒寫,業務感覺也說不上來)

7280-02這裡是我的硬體配置,我想說既沒有觸控螢幕,也沒有 SmartCard 讀卡機和鍵盤背光,3 cell 電池,想來這應該是最輕配置了吧 (題外話,我記得過年前這次台灣的網站還可以選的,但就是選不到 SmartCard 的配置,但美國網站可以,根據之前買 E7470 的經驗,估計可能是只有英文版鍵盤的才能選 SmartCard 和鍵盤背光)

7280-03剛拿出來的樣子,Dell 商用系列的 NB 包裝似乎都是這麼素,這麼環保

7280-04和 E7250, E7270 前兩代一樣的黑,稍微帶著一咪咪軟質塑膠質感,摩擦力比 New XPS 13 的銀色金屬外殼來得高些,所以會比較好抓,這種漆面乍看之下是挺防指紋的,但實際上則不然,只要你手稍微出油去沾到的話,那個指紋反而會明顯的不得了,而且還不好清理。

7280-05接著翻到背面… 靠杯… 我的 E-Port Dock 介面呢?不知道是我問得不夠清楚還是這位新業務不夠專業,當初下單前我還刻意調了以前 E7270 的訂單來看,上面也的確沒特別標註 E-Port,所以我也沒去懷疑業務的說法… 結果就是我魂縈夢牽的 E-Port Dock 就這麼沒了,而且從這個 D 面來看,走的是和許多 Ultrabook 一樣的路線 – 把電池也內建了,是為了達到平整 D 面的美感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與 New XPS 13 比起來,E7280 的散熱開孔較多,而且洞比較大,實際上短暫的使用經驗上,他也不像 New XPS 13 (我的是 2015 年版的 9350) 的 D 面來得溫手,但是這是指放在腿上的狀況,一般來說我都是接 Dock 平放在桌上,與桌面的空間差距不高,像我現在就一直聽到風扇轉的聲音。

7280-06內附的變壓器一樣是 65W ,和以往一樣的帶針大頭,這種款式這兩三年都沒改過的樣子,我只是好奇 E7280 的 CPU 和 XPS 13 系列一致,但卻不使用 XPS 13 系列的 45W ,較小的變壓器,會讓我覺得機器本身的瘦身意義小了一點,不過隨身帶著的變壓器我向來是自己另外買的,這顆大的就放辦公室就好了。E7280 用舊款的大頭對我還是有好處的,因為我們所有的會議室裡都有放一個這種大頭的變壓器,所以在辦公室裡移動或開會時不用怕忘記帶變壓器。

7280-07機器右側的 I/O,耳機/麥克風合一已經是標準了,讀卡機換成 Micro SD 插槽對我來說稍微快了些,我那台不能連網的相機還在用的是標準的 SD 卡,網路孔改為這種拉開式的我認為真是正確的決定,畢竟連我這種 IT 人會用到實體網路線的機會都已經太少了,犧牲一點這種不常用 I/O 的便利性來瘦身真是明智的抉擇,不過我這台機器的網路孔似乎有點公差問題,換了三四條網路線,只有最後一條有喀一聲出來的才能順順的用,其他的都要給他推一下才能接觸到,也許過一陣子要靠 Dell 特有的完美保固來叫修了。另外要提醒一下粗魯的朋友,這種網路孔感覺上拉壞的可能性會高些,平常拔線時可能要細心一點比較好。

7280-08

這是機器左側的 I/O,Displayport over USB Type-C,雖然可選配讓這個 Port 支援 Thunderbolt 3,但 Dell 的網站上會一直顯示某個錯誤,但若 CPU 選的是 i7 的則預設就是 USB Type C with Thunderbolt 3,為什麼會這樣子我就沒去研究了,我想我也不需要 Thunderbolt 3 來外接顯卡,加上下面維持傳統的標準的 HDMI Port,以往帶著 New XPS 13 去開會要投影時總是會忘記帶 Type-C 轉 HDMI 接頭的窘境 bye-bye 吧。

7280-09比 New XPS 13 鍵程高的鍵盤,有 PageUp/PageDown 按鍵,沒背光雖然少了些爽度,但背光對我來說實在沒實用度。沒有窄邊框的 12.5 螢幕,但有正常位置的視訊鏡頭,不用像 New XPS 13 一樣拿鼻孔和人開會,我盡力說服自己這些優點能彌補我失去 E-Dock 的缺憾。

7280-10重點來了喔,1165 公克,量出來比規格上的 1.18Kg 還輕些說,應該是秤不是很精確的關係吧?也許是鄉民傳說中硬碟還沒有灌軟體的緣故…

7280-11不信邪,New XPS 13 拿出來量一下,結果是 1227 公克,New XPS 13 (9350) 非觸控版本的規格重量寫的是 1.223 Kg,所以秤沒壞耶,E7280 真的是比 New XPS 13 來的輕,實際上拿起來的感覺其實也是 E7280 要輕些,其實這一年多來我一直覺得 New XPS 13 的持握感是很緊實的,感受上會沉一些,加上表面比較光滑,單手手持下會比較有不安心的感覺,E7280 這一點就幹的比較好,整體的配重、表面、實際重量的加持下,我自己認為他的單手手持安心感要來得比 New XPS 13 好,不過比不上 1.3Kg 的 Thinkpad T460s 的單手手持感 (抱歉,又讓我想起 E-Port Dock 了,T460s 都可以支持 Docking 了為什麼 E7280 要拿掉~~~)

7280-12老大哥 E7240 也來露個臉,1337 公克,這時候的 E7240 還是銀色外觀,優點是不沾指紋,但 A 面上方(以圖片的角度應稱之為下方)那一橫條估計是天線位置的設計比較不美觀。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這裡和 New XPS 13 做個粗糙的疊疊樂,銀色的是 New XPS 13,黑色的是 E7280,第一張照片拍得不是很好,E7280 的寬度(左右為寬)和 New XPS 13 是相當的,但深度(上下為深)則高了些,整體來看也比較方正,不像 New XPS 13 在側面上有刻意做了類 Macbook Air 的楔型造型,方正造型雖然在美觀上輸了一些,但換來我認為比較實用的握持感,畢竟我只是個宅宅工程師,既不需要外出見客戶談事情賣東西,也不習慣去星巴克裝文青,NB 好不好看的實用性並不太高。

某個晚上偶然發現 E7280 搖起來會有異音,心裡不太爽所以就拆個背蓋來看看:

e7280-15E7280 的背蓋很有趣,螺絲旋開之後並不能拿起來,因為螺絲尾的直徑設計的稍大些,既使背蓋倒著放螺絲也不會掉出來,另外這個背蓋在所有螺絲都轉開後,還有卡吮咬著,拆著時候得小心把這些卡吮掰壞了。

e7280-161. RAM 只有一個槽可以用;2. SSD 用的是 m.2 的 profile,我裝的是 sata 規格的,便宜一點;3. 電池旁邊空了一小塊空間,估計是留給 4 cell 電池的位置;4. WWAN 的空間還是很短,不太確定是不是可以插另外一個 SSD 上去。拆完背蓋後,發現異音的來源還在更底下,再拆感覺上可能會裝不回去,所以就先讓異音和機器共存了。

 

文末就加映幾張 E7280 和 E7240 的比較圖,手邊的 E7250, E7270 剛好都發出去了,一時拿不到手,所以就只有 E7240 的比較圖,其實照片也是拍得很不好,E7280 的整個大小可以說是比 E7240 小了一碼,但我拍出來的圖可能有角度上的誤差,只好請大家先專注在他們四周的比較上,看看 E7280 是怎麼瘦身成功的。

  • E7240 的寬高深為 310.5mm, 20mm, 211mm
    E7280 的寬高深為 304.8mm, 17.95mm, 207.9mm

最後來個個人心得作為這次 E7280 的開箱總結,

優點:

  • 很輕
  • 不為美觀而犧牲實用性的外觀、鍵盤、視訊鏡頭
  • 標準 HDMI, 網路孔

缺點:

  • E-Port Dock 沒了
  • E-Port Dock 沒了
  • E-Port Dock 沒了

 

雖然我已經買了一個 WD15 Type-C dock,不過這個 Type-C 插座若插著不足瓦的電源時,系統會顯示要 27W 的電力輸出才會充電,所以要買獨立的 Type-C 充電器的朋友要注意一下規格了。

TypeC power 2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