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我是使用GCP的Windows Server version 1803 Datacenter Core image作為work node,K8S的文件上是說windows 1709以上的版本都有支援,但要注意container的image只能使用跟OS同版本號的,不然會跑不起來,以下command都是使用Powerhsell操作
這位網工的伙伴講的很興奮,我聽了卻滿腦子黑人問號。我個人常習慣會把 IT 類的工作畫一條光譜線,一端是純開發端,也就是寫程式的啦,另一端就是純業務端,簡單來說就是不寫程式但懂客戶需求的,IT 相關的工程師,不管是管系統或管網路的,大抵來說可以算是在中間,意思就是網路工程師對於程式方面算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對於需求方面所知也是半桶水,當然這麼說是有點難聽了,事情總是可以從各種面像來看的,正面來說網路工程師是兼具兩者所長,所以可以遊走於自行開發和廠商解決方案之間,糅和出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出來。
話說我們公司有位同事前一陣子因緣際會之下飛到了菲律賓談案子,好死不死的他的筆電就在對方的辦公室裡 GG 了,原本應該是一副很難堪的下場的,沒想到對方的 MIS 竟然拆開了他的筆電,把內部風扇的灰塵清了清之後,那台經典小黑機又頭好壯壯的活了過來,但我同事除了驚艷於這點功力之外,那筆電回來時竟然是宛若新品般的乾淨絲滑(對,就是絲滑這個形容詞)。
於是乎我們 MIS 便開始了一段艱鉅的探訪任務:找到對方的清潔秘訣是什麼。最後,終於讓我們在中山北路的外勞專用舶來品店找到了這個東西:GreenCross 酒精 + 超細纖維布
我原本還在想說會不會現在的清潔劑都那麼厲害了,剛好 MIS 之前也做了 AB Testing,所以我就拿著他們之前的對照組來試了一下,這應該是坊間買筆電常會附贈的清潔套裝組,搭配超細纖維擦拭布之後,我發現,其實這個清潔劑一樣可以有清潔的效果,只是清潔完畢之後,以 Latitude 的上蓋來說,摸起來的感覺是更接近出廠時的觸感 – 略微粗糙,但沒有絲滑的感覺,手汗也比較容易沾上,當然更沒有那種愉悅的香氣:
前一陣子看了 William 大的 k8s in 5 minutes 之後,才發現原來要在本機跑 Kubernetes 不用再裝 minikube 了,尤其是在 Windows 環境下,要玩 k8s 還得要有特別的安裝方法,這讓我們這些用 Windows 當成日常環境的人總有些不得其門而入的感覺,現在 docker for desktop (下載時可能會叫做 Docker for Windows) 原生支援 k8s (本機版)之後,對於想要很快的看看 k8s 是啥的 Windows 使用者算是個很好的入門磚。
其實 5 分鐘所有的步驟都和 William 大寫的差距很小,只有小部分 Windows 環境下該注意的事項,但小弟資質駑頓,記性太差,還是寫清楚些以便日後參考:
最後一個步驟和 William 大的不一樣,由於 telepresence 這個工具在 Windows 下執行會有問題,所以用瀏覽器透過 proxy 的方式來測試這個 echo-server (其實這裡我卡了很久… 因為第一次用 k8s,才發現 William 大用了這個 telepresence,而 Windows 下這東西目前又跑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