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路由去回不同路解決方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linux伺服器上有兩張網卡,且設有多段IP,但是卻如法在同網段ping通和tracert的經驗

本人我就遇過這樣的問題

如果你有兩張網卡 eth0與eth1

eth0的網段為10.10.1.0/24

eth1的網段為10.20.1.0/24

我們假設網段10.10.1.0/24的gateway是10.10.1.1

預定要讓預設的gateway裝置eth0回的話,解決的方式如下:

1.編輯iproute的規則名稱
[root@pandacentos ~]#vi /etc/iproute2/rt_tables
10     pandaroute #10為route table的值,pandaroute為route table名稱,都可自訂,但名稱請取服務名稱,方便辨識
2.重啟網路服務
[root@pandacentos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3.增加route的rule
[root@pandacentos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0.10.1.1 table pandaroute
[root@pandacentos ~]#ip rule add from 10.10.1.0/24 table pandaroute
以上的方式試一次性的解決方式,因為沒加到static route,所以在重開機後route就會消失,要如何避免這個問題,你可以在/etc/rc.d/rc.local上加上面這兩行制令,或用下面的static route 和rule的方式添加
[root@pandacentos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route-eth0
default via 10.10.1.1 table pandaroute
[root@pandacentos ~]#vi /etc/sysconfig/netwrok-script/rule-eth0
from 10.10.1.0/24 table pandaroute
4.如果是加static route的方式,請在重起一次網路服務
[root@pandacentos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廣告

mRemoteNG 的新版本 mRemote3G -> mRemoteNG

mRemoteNG 是個把 RDP, SSH, Telnet, VNC… 等整合在一個視窗中,以 tab 分隔的免費應用程式,它的前身,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叫 mRemote,後來因故中止了,我記得當時我花了些時間找到了另一個願意繼續維護它的專案 – mRemoteNG ,它不像其他類似的軟體會有 connection 數的上限或試用期之類的,繼續快樂的用了一陣子,這個版本雖然好用,但也是有一些小缺點,例如有時候按下 Alt+tab 鍵時無法順利切換視窗,偶而會莫名的 crash 等等 (1.73 Beta 1 很常掛)。

今天心血來潮去爬了一下 mRemoteNG 的論壇,竟發現有位老兄 (kaymer327) 留言說他已經另開 Github 專案去維護他自己的版本 – mRemote3G (大家喜歡改名字… 所以之前都沒 Google 到),而且到兩週前都還有更新,真是如獲至寶,目前試用的結果還算正常,原來的連線檔還是可以繼續使用,到目前也還沒 crash,VirusTotal 只有 360 掃出問題?! (HEUR/QVM03.0.Malware.Gen,我是選擇忽略 360 的結果,因為我都不把密碼存在 mRemoteNG 裡面的,哈哈)

整體看起來 UI 也改動了一點點配色的樣子,但還是一樣好用,有需要又不怕死的可以由上面連結去找嘍。

  • 2016/07/28 剛剛沒事又去逛了一下,沒想到 mRemote3G 又合併回去 mRemoteNG 了,在 Github 上可以找到最新的版本 1.75alpha,現在拿去 VirtualTotal 掃描,目前最新版的 mRemoteNG 已經都沒有病毒警告了(但之前的 mRemote3G 還是有一個?!),建議可以改用這版了

愛建 vs Dyson無線吸塵器

在開始這篇文章之前,要先感謝的是蔽公司這次尾牙的節目主持人,幸虧她沒有在前面小獎時把我的號碼給抽走,才讓我有機會得到這台 Dyson DC45 無線吸塵器。

是的,由於小弟今年的簽運不錯,尾牙時抽中了台 Dyson DC45,也才有這篇文章的誕生,希望這篇比較心得文能給尚在掙扎的朋友一些參考。懶得看下去的朋友,我先把結論講一講:拿到 Dyson DC45 之後,我掙扎了兩小時還是開箱了(表示就算不要它,也只能當二手貨賣了),接著再試用了一小時之後,我就決定把愛建給洗了洗,拿去送人了。

也許有人要問,愛建真的有那麼廢嗎?老實說,如果要我自己花錢下去買的話,既使有了今天的心得文,我想我還是會去買愛建,原因就只有一個:C/P值,論功能面和精緻度來說,愛建能比得上 Dyson DC45 的地方勉強來說只有一項,但是因為 C/P 值的關係,愛建還是值得一用的,以下就來看看到底 Dyson 是有哪裡強過愛建了。

  • 壁掛架

先從背面的整線槽設計就可以看出兩者的精緻度

01 02

Dyson 的壁掛架繞線槽深度一致,充電線上還特別留個個圓頭來表示這個位置是繞線的末端,以免留線留太長

愛建(下面兩張圖)的繞線槽兩種深度,不知道原因為何,而且所附的變壓器線材竟然太粗,在末端時竟塞不下壁掛架上預留的溝槽,以致於我要拿工具來強行「拓寬」

03  04

Dyson 那方便如手機座充般的壁掛架的收納設計(下圖)

愛建則是要自己手動插上電源接頭(下圖):

2015-11-18 22.48.04

  • 變壓器

提變壓器做啥? 因為… 愛建的變壓器上面沒有安規標示啊啊啊….. 所以我用了一個多月裡,都只敢在有人在的時候插上去充電,沒人在的時候都不敢放著給他充,所幸一來愛建充電的速度不算慢,二來他要充電還得手動把接頭插上,所以這也許是愛建的貼心設計吧,故意不做成座充式的卡上去就充電,免得這顆沒安規的變壓器出狀況。不過我覺得這問題也不是沒解,愛建的充電接頭也不是特殊規格,感覺上和一般筆電的充電器沒兩樣,也許去一趟光華商場,一併就可以把沒安規、和上述的壁掛架背面線槽太窄的問題一併給解決了也說不定。

  • 吸力

我純粹拿手掌去試,拔掉吸頭之後,愛建的可以說是沒感覺到什麼吸力,我手掌放上去可以幾乎沒阻力的拿開,若沒有那個自轉動力吸頭的話,我想是吸不起什麼東西的。而 Dyson DC45 在吸力上則是和我之前 NT$999 的 Twinbird 插電式旋風吸塵器吸力感覺上差不多,我的手掌都算是可以被「吸住」,當然我沒有用什麼精密儀器去測試,但是 Dyson 以這樣子的吸力再加上動力吸頭,難怪吸起來感覺有乾淨一些,之前提到的「沙沙」的感覺也沒有了

  • 連接管卡吮

所謂的精緻度在這裡就更明顯了,愛建的吸頭做得很「緊」,卡吮按下之後要小搖一下才能將其分離,但 Dyson 的很順,不過我後來拿了車子電動窗用的矽質的潤滑劑處理了一下,愛建的變得好插拔了一些,但還是比不上 Dyson (Dyson 就沒上潤滑劑了)。而且愛建的在上了潤滑劑之後接合起來後會感覺不太「緊實」,我事後還有些後悔上了潤滑劑,幸好吸力並不因此有被影響到。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兩者個管徑和接合介面竟然完全相同,所以那些非電動吸頭是可以共用的,但電動吸頭怕有電壓之類的問題,我自己是不敢拿去互換。下圖是愛建的連接管接合處。

07

  • 電動吸頭的清理

由於我的愛建要送人了,想想那個吸頭裡捲了堆我家裡的毛髮也是不太美觀,所以就花了些時間拆開來清理,愛建的吸頭清理是要拆螺絲的,拆螺絲之前還得先把底下的小滾輪給「凸」出來(抱歉照片沒拍了),而 Dyson DC45 的吸頭則是可以拿硬幣轉一下之後就可以把那隻「刷子」給拿出來,比較起來是方便許多,下圖是 Dyson DC45 所附的電動吸頭。

08

  • 集塵桶內的灰塵

愛建這台機器的集塵桶內的吸孔上不知道為什麼老是會塞住一些毛球(如下圖),使用起來是對吸力沒啥影響(因為本來就沒啥吸力,哈),但清洗過兩三次就發現那些毛球既然會塞在橘桶外圍,表示裡頭也是會有,所以清洗時就要多花些功夫把水沖進去,然後上下搖擺一下把水和「灰塵」一起搖出來,我的 Dyson DC45 使用至今是還沒洗過,但是由於相同位置上我不曾看過毛球塞在那邊,所以我自己大膽推測是 Dyson 的吸力較強,所以沒這個問題。

09

  • 好不好轉彎

這一項是我和太座一致認為愛建比較好的地方,原因不明。換了 Dyson 之後,他的吸頭比較像是只能前進和後退,要轉彎時就會卡一下卡一下的,沒那麼順,但是原本的愛建轉起彎來就順很多,所以這邊也要給愛建鼓勵一下。

最後的心得與結論:目前淘寶和台灣的購物網站上看了下愛建和 DC45 現在的時價,愛建目前一台賣 人民幣 629 (奇怪漲價了),DC45 有特價台幣 13900 的 (福委啊,妳們買的時候竟然是 17900 ,但是有多送好幾個吸頭啦,我知道…) 。前面有提到說要我自己出錢買的話我還是會選愛建,主因就是這個價格因素,差四倍啊(如果是福委價的話就是差六倍),如果是把這台機器定位在吸毛髮的話,其實有電動刷頭的愛建就可以勝任愉快了。

  • 但是還是要再講一下,我自己買愛建的時候是人民幣 504,更早之前有 Google 到這台有人才買 400 出頭人民幣,不想吃虧的還是等有特價時再入手吧
  • 2016/04/20 補充,前幾天到家樂福去看到「據說」是貼牌對岸 AK47 的 Thomson SA-V05D,也是拿手掌做了個主觀的簡單實驗,我覺得吸力是比愛建的強,和 Dyson 的正常檔位感覺差不多,但是啟動時會需要明顯的「熱機」時間才能到達工作轉速,大約 2~3 秒,但是優點就是價格也還不錯(似乎常在網路賣場上有特價,幾乎都低於 5000),另外就是有台灣 Thomson 的保固,有需要的網友也可以參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