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來修紅米機的 USB 座

看了 Lance 兄的網誌之後,就覺得這應該是紅米機常見的問題,由於紅米機的 USB 插座外框並沒有明顯的梯刑防呆,相信也有很多不夠細心的人把插座也插壞。

RM01
*
 很難拍到金手指壞掉的裡面

也許是支值班用的手機的關係,大家並沒有溫柔的對待它,本來我也是想說就汰換掉就好,沒想到 Lance 兄發現修這個成本超低,剛好現在 maker 當紅,故小弟我也來當個小 maker 好了。

首先,先到淘寶去找貨,讓人意外的是,Lance 兄說成本不到 400 台票,但我連料帶直送運費只花了 28 塊人民幣,這樣子只要台幣 140 而以耶,聽說手機送外面修起碼是 600 起跳,看來這麼幹就現賺 460。不過運送時間頗久,我 7/14 下單,一直到今天 7/22 才到貨。

RedMi

有時候真的覺得身在台灣的人很難想像一些小物的成本到底有多低,一個售價約等於台幣 70 塊的紅米尾插小板,也可以附贈上這幾個小東西…

RM02

拆機塑膠片剛好派上用場,但其實這兩個塑膠小物並不是非常就手,大概拆了一次就有點缺角了 (螺絲有很多顆,要先記得拆掉啊)

RM03

下面這片就是我們要換掉的主角,拆掉兩根螺絲後把天線拔掉

RM04

掀起後背面還有一條排線也小心的用指甲摳起來

RM05

整個過程不用 15 分鐘吧,新手如果也這可以這麼快,140 塊 + 邊吃早餐邊拆裝的時間,幫公司省點錢,宅男的成就感 – 無價。

RM06

廣告

幾個淘寶的戰利品

說都是淘寶的戰利品嘛,也不能說都是自己從淘寶買來的,接下來讓我說分明

第一,一氧化碳偵測器,原本家裡有個一氧化碳偵測器,美國大廠 Kidde,有點忘記是和誰買的,一千台票左右吧,可能用了十年有了,電池+插座式,當時還覺得這真是個優良的設計,停電時就吃電池,減少風險,只是那個電池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會吃電,既使我一直插在插座上,半年左右還是會逼逼叫叫我換電池,有時還是半夜逼逼叫嚇我一大跳。前一陣子它的作動登突然不亮了,把問題餵狗之後發現這種偵測器是有壽命的,這表示這台機器已經鞠躬盡瘁了。

有了過去十年的良好經驗,這次我自己也想找個 Kidde 來用,雖然網路上大家都說美國當地買這東西很便宜,但基於小弟的美國朋友不多,有也不算太熟或太久沒聯絡了,想說反正十年才買一次,給拍賣上的人賺賺,方便就好,所以我買了這個。不上拍賣就算了,上了之後,發現竟然有個對岸來的才不到兩百塊,功能還一模一樣,儘管我也有淘寶帳號,淘寶也便宜了一倍吧,同樣基於方便原則,就順手在拍賣上「淘了」一個回來

一氧化碳偵測器

現在這東西連 Kidde 都沒有看到有電池+插座式了,顯然是那種舊款太擾人清夢? 抑或是新的技術比較省電?  現在我們家兩間有睡人的臥房是各放一個了,一個是 Kidde 放比較靠熱水器的那間房間,一個是這個放在離熱水器較遠的房間,不過你問我哪個比較好的話,我想我沒辦法回答你,基本上兩台的濃度顯示永遠是 0,當然我也不希望日後有機會回答你。

第二,Windows 8 平版電腦,去年淘寶光棍節特價時買的,一台人民幣 599,也就是台幣 3000 左右,加上運費和刷卡的手續費大概再加上 2~3 百台幣吧。你就有一台 2G RAM, 32G MMC HDD 加上正版 Windows 8 的八吋平版電腦

Voyo pad A1 mini

配件就這些,充電器,有點特規的 USB 充電線(據說這是其中的一種版本),不用 Micro USB 充電是為了另外附上的 USB OTG 線可以插在唯一的 Micro USB 孔來外接隨身碟或鍵盤滑鼠用,這樣子才能一邊充電一邊用隨身碟或外接鍵鼠。

配件

內建貼好的保護貼?!雖然品質不太好,一下子就有刮痕,但是保護貼苦手應該會很高興。

保護貼

背面的樣子,還可以,據說這是按照 Intel 的公板做出來的,其實這台機器算蠻輕薄的,又是標準的 Windows 8,偶而出門緊急時拿來連公司一下處理事情,也才花你三千多塊,拿來上網又不會有相容性問題,管你愛用 Chrome, Firefox 還是 IE,iPad 和 Android 看不到 flash 做的網頁? 公家單位的網站還有那種只相容 IE 的? 在這台機器上都不是問題,因為他就是台 Windows,而且基本上不多開 Chrome 分頁的話,還真是順到不行,據說現在還可以刷雙作業系統進去 (Windows + Android),這台機器的 CPU 效能可是可以打死一堆所謂的 Android 電視盒的。

公板

看到沒? 放大招了,正版的 Office 365 一年份啦~~~  不過這在去年可能是大招啦,前幾天微軟說了 10.1 吋以下的裝置可以免費使用 Office

Office 365

第三,Intel Dual port 1GB 小電腦,台票 5000 多一些,內含 Intel 1037U CPU,24GB SSD, 2G RAM, 無線網卡

1037U

會買這台也是 M01 看多的關係,前一陣子內有辦公室 Wifi 不穩定,外有台中辦公室及辦公室外 IDC 機房要設立,看到網路上那麼多神人把 Intel CPU 形容成外星科技,心裡也覺得那些 Cisco, Juniper 的是在憑什麼賣那麼貴,所以就弄了一台來試試看了。

這台機器先後被我們裝了BrazilFW 和 pfSense (當然還裝過 XenServer, Windows 什麼挖貴的),對 Wifi 的結論是… 我們的瓶頸不是在 Wifi AP 的 CPU 不夠強,後來弄了幾台 5Ghz 的便宜 Wifi AP 似乎就解決問題了,當然也歸功於公司每三年就把大家的 NB 換新了,所以每個人的 NB 都支援 5Ghz 了,集合式辦公室左右上下似乎都沒有人用 5Hz 的 Wifi AP,所以也沒啥干擾存在

至於台中辦公室或 IDC 呢? 原本先試了台 RouterBoard 951ui-2hnd,沒想到這台 CPU 上了IPSec VPN 之後太不給力了,CPU 很容易滿載,大概 10Mbps 左右,多連線時就會有問題,當然這也許也和我們上了一些 firewall rule 有關,所以後來 I大 就對我的RouterOS 這個鬼點子沒信心了,原本我打算去買個 license 弄上去的說,不過公司一向有句:自己的大便自己擦 這句格言,既然我不負責管,就也不強迫人用我的點子了。

好吧,實情也是,網路上二手的 SSG-140 一台也才一萬出頭,這台雖然才一半價格,但穩不穩還不知道,台灣這邊要買 RouterBoard CRS 以上的機種也是要萬元起跳(可能還不只),所以就接受了這台台灣最熱門,據說使用率最高的 SSG-140 了,而且每個點放個兩台還能做備援,二手貨的信心度不足問題也就少了,加上不管是 Cisco 或 Juniper 在台灣的「生態系統」都挺好的,日後人員更替時也不怕找不到人會這東西,網路上也是一堆參考文章了

最後,這三樣淘寶戰利品我只留下了第一樣,其它兩樣都拍掉了,第二件平版雖然不錯用,但對岸的便宜電子產品,我的心得是都不太穩定,玩玩是可以,但想要做正事時,有時候就是會一睡不起要重開機,耗電也快,所以最後就清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記得當初買那兩個一氧化碳偵測器的時候,Kidde 對淘寶貨應該是 1450 vs 190 才對,沒想到今天一看已經有 1100 vs 280 的這種價格了,不負責猜測這個淘寶貨應該是被人證實有效了,所以才會一個降價,另一個就自己起價了。

新 Dell Latitude 14 7440 開箱

這次拿到是 Dell Latitude 14 7440 ,由於上次的 7240 被 Programmer 嫌螢幕太小,寫程式不方便,而且沒有 Full HD ,所以這次就拿了 7440,外觀上差不多,規格是寫 1.61kg ,憑感覺拿起來大概沒有差距太大,就當成是 1.61kg 好了,至少和我們以前公司用的 Latitude 6420, 6430 比較起來是輕了很多

2013-12-20 12.01.19

鍵盤上有小藍點,試用了一下之後覺得還不錯用,一改以前我一直認為小藍點比小紅點差一大截的的想法

2013-12-20 12.01.46

機身右側邊只有 USB,耳機麥克風共用接口,Wifi 開關,不知道是不是全面改用 USB 3.0 的關係,這台機器上面都沒有特別用藍色標示 USB 接口了

2013-12-20 12.02.11

左側邊就空空的,只有散熱孔

2013-12-20 11.02.40

剩下的接口就都在背面,便利性就見仁見智了,我還是喜歡這台機器有標準大小的 hdmi 接頭,和公司的投影機直接搭配

2013-12-20 11.03.10

背面一貫的精簡,也是支援舊 E 系列的 Docking ,但是那個 Docking 的插入角度要自己對齊,因為接口位置並不像小黑一樣有考慮舊有 Dock 的位置,而且插上去會覺得有點醜,會有看起來不是很合身的感覺

2013-12-20 11.04.27

電池是 3 cell

2013-12-20 12.04.50

開背蓋的方法和 7240 一樣,拆兩根螺絲就可以打開了,裡頭可以塞一個 msata SSD 和一個 2.5 HDD,是我最喜歡的配置方式

2013-12-20 12.08.47

HDD 的部分需要額外的連接線,當初廠商忘記附上了,又花了一週另外寄來

2013-12-20 11.09.41

這是原本放在 HDD 位置的支架,看 Dell 說明書,原本應該是要把 msata SSD 放在這個位置才對 (所以現在放 SSD 的那個位置應該是設計用來放 WLAN card 的)

2013-12-20 11.09.50

Full HD (無觸控) 的 14″ 螢幕感覺上很細緻,其實我個人不太習慣這麼細的字

2013-12-20 11.16.25

msata + HDD 可正常開機,速度上沒有特別測試,感覺上是有 SSD 的開機速度了,不過因為這個畫面會稍微停住一兩秒,讓開機時間變常了些

2013-12-20 11.17.26

右邊是內附的變壓器,尺寸和重量上和以前相比算是進步很多了,不過還是比不上我上次在自動買特價時購入的樹昌萬用變壓器(含 USB 充電埠),不過它的接頭維持和以往 Dell 一樣的規格,我們舊的變壓器就可以繼續使用,讚

2013-12-20 11.04.03

 

* 補充說明 (2014/03/17):這個自動買上面特價購入的萬用變壓器,其轉接頭並無內含 Dell 特殊晶片,所以接上去之後可以供電,但無法為電池充電,我後還是在拍賣上買了特殊有帶 Dell 晶片的轉接頭,才能使用,而且一頭是 5mm ,另一頭才是 Dell 的接頭,也就是會轉接兩次的意思。光華商場那裡的電子器材行也有賣,但是要問一下老闆才會拿出來給你。

新 Dell Latitude 12 7240 開箱

今天早上到公司收到一台廠商借測的新筆電:Latitude 系列的 Ultrabook,12 吋

第一眼看到覺得這外型長得有點像 Macbook Air 了

圖片

掀開蓋子,型號是 E7240,開蓋後看起來就有 Latitude 的特色了,有完整的獨立方向鍵,Page Up/Page Down 鍵,鍵盤顆粒似乎小了一些些,我的手指不算粗,加上鍵程還算 OK,打起來的感覺算是不錯。而且我很喜歡有獨立音量、靜音鍵的設計,有時候臨時要靜音時不會找不到

圖片

背面算是很精簡,支援舊的 E-port docking 大大的加分,現在拍賣上的二手 E-port dock 最便宜的才 NT$680,缺點就是舊款的 dock 很醜,如果有錢的話,這台還支援無線的 dock ,號稱只要靠近 dock 就直接指揮挺組合了,聽起來真是優雅

圖片

後面的連接孔,值得稱讚的是沿用 Dell 舊有的變壓器介面,這年頭許多公司的 Ultrabook 出來之後就把變壓器接頭給改了,像我們公司用了多年的 Dell ,大多數都是每個人配兩條變壓器,那些 NB 壞了但變壓器沒壞的還一堆。另外標準大小的 HDMI 接頭也是和我們公司現用的投影機很搭

圖片

左側只有無線開關,另外就是承襲 Latitude 傳統而來的 Smartcard 插槽,對我們公司來說那些常出差很久,需要在國外處裡一些銀行問題的同事就不用多帶一台讀卡機了

圖片

右側有耳機喇叭接頭、一個 USB port 和 mini Display port,美中不足的是不是裝 D-Sub ,現在台灣有 Display port 的螢幕、投影機算少的,希望這個 mini display port 和 Macbook Air 的是通用的,這樣子網路上一堆便宜的 mini display port to d-sub 相容品可以買

圖片

打開背蓋只要先取下電池,然後拆兩顆螺絲就可以了

圖片

從這邊可以看到有兩個 RAM 的插槽可以用,原本是插 4G 的 RAM,所以再加一條 4G 的對我們來說也就很夠用了,有趣的地方是,這台機器只有兩個 msata 的插槽,左邊的那個是出廠就裝好的 Samsung 128G SSD,右邊的那個被我裝上公司的備品,Crucial M4 128G,開機之後運作正常,不過不是配一個 2.5″ HDD 的插槽讓我有些失望就是了

圖片

結論,我手上拿到的這台機器 CPU 是 4200U 的型號,光以測速的結果來看,還比我現用小黑的 2nd gen i5-2520M 要慢上幾百分,但是實際使用上差異並不大,換來的卻是省電和輕薄,省電方面同事和我都沒有實際測試過時間,不過看 Windows 內建的電池計數器在充滿電時顯示可以使用 6-7 hr 左右,以 3 cell,1.36 kg 水準的筆電來說算是很好用的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 x220 號稱裝了 4 cell 電池也是 1.39 kg ,但不知道是不是配重的關係,這台 NB 拿起來非常的輕,加上頗為類似 MBA 的外型,可以上到 Full HD 的螢幕,我們之後如果有要再新採購 NB 時應該就是這一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