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級 SSD 這幾年來又有長進

由於最近又到了公司汰舊換新的時間點,這次我好奇了看了幾份廠商的報價單,意外的發現某張報價單上出了 SSD 的型號

1

最後面出現了 PX04SH 的字樣,再次好奇餵估狗看看,沒想到這規格還真是嚇人,4K random read 可以到 270K IOPS,對照一下之前從 RAMSAN 轉換到 SSD 的心得文,那時候使用 DDR2 的 RAMSAN 也才號稱 600K IOPS,沒想到過沒幾年,這樣子的一棵Toshiba SSD 也可以有 270K IOPS 的表現了,這意思豈不是說如果我拿 6 顆 PX04SH 做個 RAID 5 (RAID 5 不安全,這裡只是舉例),讀寫佔 70%  的話,計算出來就會超越過去的 RAMSAN 了?!

再繼續發揮我的估狗力,找了這幾年來我們可能用過的企業級 SSD 型號 (怎麼都是 Toshiba 的?!),發現這些還都有人測試過

型號 帳面速度 (4K IOPS) 實測報告 (4K IOPS) 實測報告 (8K IOPS) 參考
MKx001GRZB
(SLC)
讀: 90K
寫: 16K
讀: 95K
寫: 16.8K
26.3K 參考
PX02SM
(eMLC)
讀: 120K
寫: 30K
讀: 112.4K
寫: 28.4K
讀: 41.1K
寫: 28.4K
參考
PX04S
(eMLC)
讀: 270K
寫: 125K
讀: 306.8K
寫: 99.3K
讀: 211.8K
寫: 52.4K
參考
(9W mode)
  • 老實說, 8K 的測試方式我不是很懂,只看得出來用的方法不太一樣,請自行參照表格後的連結

Wow,比我們第一代用的 SSD 的 4K 讀寫都快了 3 倍以上,其中可能有些是來自於 SSD 本身速度的長進,絕大多數應該也是拜 SAS 12Gbps 所賜 (MKX001GRZB 時代只有 SAS 6Gbps)。只不過看到這個數據之後,突然想到我們之前還拿著兩種不同的 SSD 版本來混插,實在是一種把 LBJ 叫來和我們職籃一起打球的概念了,以後應該要針對這幾種不同的 SSD 版本做個明確標示,不然有了 NBA 球員卻只打國內籃球,多划不來。

  • SQL Server 預設應該是一次做 8k 的讀寫,而且不能自己修改,所以用 SQL Server 的人理論上要重視 8k 的讀寫 IOPS
  • Oracle 看起來可以自己調整,所以要請教一下你的 DBA 看你們通常是設定成多少

其實這幾年來,網路上一直有人在抱怨 SSD 的壽命越來越短,從可以 10 萬次讀寫的 SLC 變成最多 1 萬次存取的 MLC,現在又從 MLC 變成只有千次存取的 TLC,還有很多人跳出來證明說自己之前 SLC 用了多久都沒事,現在換 MLC 或 TLC 就人品爆發云云的,所以我本來也是一直對這一點很感冒,所以當廠商從去年提到現在已經不生產企業用的 SLC SSD 時,我們也是緊張了老半天,生怕這些 eMLC SSD 哪天不乖乖,我們就 GG 了。只不過後來拿了廠商的工具去看,卻發現這些三年前的 SLC SSD 個個都是 100% health:

2

當然我也不清楚這是用的少的關係,還是廠商的工具有修修臉的功能,把健康度修美了(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想我們就 GG 了),但如果我們實際上也用不少,廠商的工具也是正確的話,那這個 SSD 還真是太耐用了,比傳統硬碟都要耐用許多(第一次用是三年多以前,到現在全部都還在役,有少數 SSD 的健康度變為 96% 或 98%),也難怪廠商現在都要改推 eMLC 了,因為 SLC 根本就很難壞(企業級的 SSD 都會做所謂的 over provisioning 備用空間,這顆 200GB 的硬碟實際商應該是 256GB,不見的那一塊應該就是拿去做備用空間)。

不過也請大家別聽我在上面唬爛,以為企業用 SSD 真的就不容易壞,目前在沒有確實實證證據之下,還是請大家都能:

  1. 該更新 firmware 時就請安排測試並更新,消費級的 SSD 常聽說 firmware 寫不好導致壽命不佳的,我相信企業級的也該依此觀念做定期更新
  2. 自己訂一個健康度標準,並確實監控它,例如可以定 SSD 的健康度到了 80% 後,或使用滿 N 年之後,就移出關鍵應用(eg. DB) 之外

其實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還真沒想到 SSD 在這幾年間還能有這麼大的進步,我一直以為儲存裝置下一次再有大規模的進展,會是在 Intel 和美光的 3D XPoint 市場普及化之後 (3D XPoint 據說年底或明年初上市,普及化不知道要多久),沒想到自己沒注意到 SAS 12Gbps 的出現,所以這顆去年就上市的 PX04S 一直到現在才被我看到,也說明了 SSD  在這幾年來都是高速的成長,不管是速度上還是價格上,如果你還在觀望是不是該採用 SSD 在關鍵應用上的話,看了我們用了三年以上的經驗後,是不是也應該要嘗試一下了?

註:企業級的 SSD 價格估計該是家用級的 10 倍以上,別跑去原價屋或 PCHome 上看到產品名稱上有個「企業級」三個字 就去買來用,到時候出狀況可別怪到這兒來啊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